你还真别说,看惯了美日韩欧的半导体市场,突然来了个印度出来搅局,挺煞风景的,特别是这个制造业都是半吊子的神奇国度,拿着个大喇叭向全世界广播:我们计划在四五年里就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地……
感到荒诞不经是吧,这话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说的,而是印度的电子和信息技术联盟部长Ashwini Vaishnaw自己在采访中提到的,他表示,如果生态系统到位,在未来四至五年内,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制造目的地,因为印度的生产成本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。
这位部长的观点很清奇,因为人力便宜,所以只要搞好生态,那么全世界的半导体厂商都会蜂拥而至来办厂,印度半导体产业的腾飞就指日可待了。
照他的逻辑来看,只要政策一出炉,拥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印度立刻就会成为世界半导体企业的香饽饽,台积电、英特尔、三星、美光等厂商的晶圆厂在接下来几年里会遍地开花,别说中国大陆了,超越中国台湾和韩国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。
鸿海在10日宣布,已退出与印度韦丹塔(Vedanta)集团合作的价值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合资企业,而韦丹塔方面表示,将全力推进其半导体项目,并已寻求与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建立印度首家代工厂,简而言之,鸿海觉得不靠谱,撂挑子不干了。
印度这半导体产业的泡泡,还没吹一半,就被鸿海戳破了,但当你回顾这个国家半导体的发展历程后,就不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意外了。
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,封装测试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已经开始从发达国家迁出,诸如仙童德仪等公司把目光抛向了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亚洲,韩国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这些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,而身为人口大国的印度,自然也在考虑范围之内。
而在1962年,印度已经诞生了BEL(Bharat Electronics Ltd.)这样的公司,这家新兴企业的工厂开始生产硅和锗晶体管, 我们的硅晶体管需求量非常大,许多公司会排队下订单。BEL的前高级总经理N.Ravindr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大名鼎鼎的仙童曾经考虑过在印度开设它的第一家亚洲工厂,但印度当时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环境又让它打消了这个决定,在20世纪60年代,仙童先后在香港、马来西亚槟城和新加坡开设半导体工厂,印度呢?一家都没有,压根没在这次产业转移中沾到多少光。
虽然没有仙童,但之后的几年时间中,BEL和印度国防部 (MoD) 下属的公共部门企业 (PSU)在关着门的印度市场中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,一方面市场中的半导体需求在这一时期稳定增长,另一方面,国防部门的采购也能让BEL和PSU滋润地活下去。
当时间来到80年代时,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,个人电脑的崛起,CPU的革命,操作系统的更迭……简而言之,短短几年时间,印度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,六七十年代还能沾沾自喜一下,八十年代初的时候,印度半导体产业就只能用自惭形秽来形容了。
好在印度不是没有可以学习的对象,日本、韩国、中国台湾都各自出台了关于半导体产业的帮扶政策,对这一新兴产业予以大力支持,而印度呢,则是通过放宽一部分许可要求,取消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进口关税等举措,来促进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电子行业发展,时任总理的拉吉夫甘地还多次访问欧洲、日本和美国,邀请它们投资电子、电信和能源等领域。
发展本国的半导体产业,无非就是“引进来,走出去”这六个字,印度在1972年就提出了《印度半导体工业规划》的报告,并早早物色好了建厂的地点——旁遮普省的莫哈利市,当时只不过一拖再拖,直到1983年才正式成立了完全国有的半导体综合有限公司(Semiconductor Complex Limited),简称SCL。
印度政府也是下了血本,为SCL投资了近7000万美元,帮助它从美国微系统公司(American Microsystems Inc.)那里要到了5微米工艺的相关技术,从美国罗克韦尔和日本日立这里购入了2560G微处理器和电子手表部件的技术许可,还为它招聘印度理工学院和印度科学学院的高材生大开绿灯。
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印度东拼西凑的SCL刚出生就具备了不俗的实力,准备在八九十代搞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。
从80年代开始,SCL提供了第三方组装服务,如为印度政府的 学校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 组装的BBC Acorn计算机等,同时利用之前罗克韦尔和日立所达成的技术转让协议,派遣员工去美国和日本进行培训和学习,依靠这部分资源,SCL后续又把老旧的5微米工艺升级到0.8微米,并开始内部研发1.2微米工艺。
要知道NTT、东芝和英特尔等美国日本公司才首次攻克0.8微米,印度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,“我们距离发达国家仅有2年差距”也成为了印度媒体在回顾历史时最常用的一句话。
SCL花那么大力气升级工艺,显然不会满足于国内市场,它制定的目标是完成国内需求的同时,再实现一部分的出口,不过由于规模较小和设备陈旧,SCL生产出来的芯片成本往往高于其他地区,大多数时候只能和苏联等东欧国家进行交易。
1989 年一篇分析印度半导体发展的论文中提到:“印度半导体行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辟了独特的市场。虽然用于计算机的尖端半导体芯片还需要从英特尔、摩托罗拉和罗克韦尔等美国公司进口,但印度已经能自主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芯片,甚至还能向其他国家出口这部分芯片。
印度自认为当时的国内半导体虽然不及美国日本,却也不逊色于台湾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区,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,SCL作为政府全资持有的半导体公司,市场仅有国内和东欧,且东欧占比相当小,应用市场的狭窄注定了它不能进一步扩张规模。
这些问题在80年代末已经凸显,而一场意外,更是把SCL送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1989 年 2 月 8 日晚上,一场电路问题引发的火灾,摧毁了整个 SCL 的晶圆厂,不论是5微米还是0.8微米,通通付之一炬。
其实在半导体领域,由于设备工序的复杂以及材料的易燃性,火灾等事故并不罕见,即使在近几年安全措施不断加强,依旧有晶圆厂出现火灾的新闻见诸于各大网站。
发生火灾后,为了不断供本国的芯片,SCL 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位于维也纳的奥地利微系统公司,确保在重建期间也能提供政府需要的产品,而SCL自己则开始重建一个规模更大,设备更先进的晶圆厂,用6英寸晶圆厂取代了之前老旧的4英寸晶圆厂,用1.2微米工艺替换了5微米工艺,虽然制程老了点,但也算是鸟枪换炮,和国际接轨了。
但意外又发生了,SCL重建花了整整8年时间,直到1997年,这座规划中的6英寸晶圆厂才正式投入使用,这时候1.2微米工艺都发明了快十年了,别说出口了,印度自己要用的芯片都有点看不上了。
估计印度政府自己这会也有点懵逼,因为SCL重建又花了5000万美元,还全是政府来掏腰包,结果最后搞出来这么一个玩意,别人谈纳米你做微米,别人说8英寸你搞6英寸,就差把落后贴在脸上了。
除开技术方面,90年代的半导体市场环境也和此前大不相同,1991年印度正式开始实施经济自由化政策,来自其他国家的各类产品迅速涌入印度市场,其中就包括了价廉物美的半导体产品,等到1997年那会,大家早就习惯用外国产品了,除了政府外,谁还会在乎一个落后了近10年的晶圆厂呢?
最可怕的是,政府自己也有点看不上眼了,也不大愿意在半导体最紧缺的电力领域给予补贴了,甚至考虑把SCL这个赔钱货卖掉了,不过印度国内的私营企业也不是傻子,没人愿意当接盘侠,来来折腾了好几次,都卡了在具体条款上,没能和印度政府达成协议。
经历这番变故后,印度政府仿佛也是认了命似的,对SCL进行了一番改造,把原本生产电话交换机芯片的产线改为智能卡芯片的产线雷火竞技,结果连这么简单的业务也没搞起来,最终在 2005 年,SCL被彻底重组为印度航天部的研发中心,改名为“半导体实验室”,算是彻底和商业化半导体说了拜拜。
1999年,SCL营收为1400万美元,利润仅为40万美元,而它在重组前的最后一年,营收
只有区区350万美元,亏损却有200万美元,印度政府没有选择当场解散SCL,都是对这家二十多年历史公司的仁慈了。
不过重组之后的SCL倒是拿着政府的钱过上了悠闲日子,2011年那会,他们向以色列的TowerJazz Semiconductor付了数百万美元,通过技术转让的形式来更新制程,直到2019年才在6英寸晶圆厂里吃透了技术,宣布自己终于能代工180纳米工艺的芯片了。
好在印度政府在发展半导体时,没忘了这个混吃等死的SCL,今年5月宣布将向它投资20亿美元,以鼓励半导体技术研究与原型开发,未来将依托SCL组建印度半导体研究所(India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),并以此为中心带动辐射国内半导体企业发展。
180nm对比3nm,终于混到了补贴的SCL,抬头看到曾在同一起跑线的中国台湾时,内心又该是何种滋味呢。
当然会有人好奇,印度本国的半导体公司是扶不起的阿斗,那么其他国家的半导体公司呢?印度都十几亿人口了,人力资源这么廉价丰富,还吸引不来几家芯片企业吗?
有当然是有的,基本上叫得出名字的半导体公司在印度都有一定的业务,德州仪器、博通、意法半导体……一堆公司在印度设有芯片设计部门,根据一项统计,2005年印度半导体设计行业的收入为33亿美元,约有75000名从业者,连印度半导体协会都吹起了牛,说预计10年后的 2015 年,半导体设计收入将增至 430 亿美元,从业者总数将超过 78 万名。
但是吧,没一个厂商愿意把晶圆厂设在印度,原因不外乎就是基础设施差,官僚主义盛行,没有足够的政策支持,劳动力素质偏低,应用市场狭窄等等,整体来看,印度就是一个不适合半导体大规模实体投资的国家半导体。
但总有公司不信邪,例如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英特尔,1988年就在印度开展了相关业务,它位于班加罗尔的研发中心拥有超过3000名工程师,还开发了英特尔迅驰双核处理器,可以说在印度已经有不小影响力了。
而在2005年,英特尔宣布将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,用来扩大经营和设立风险基金,并在随后表示出有建立晶圆厂的意愿,并希望印度出台进一步的半导体相关政策。
照理说,英特尔这样公司,政府应该是欢迎都来不及,结果印度硬是拖了两年多,直到2007年2月才宣布了一项支持芯片制造投资的政策,提供约25%的资本补贴,包括税收减免和长达10年的无息贷款。
“跨国公司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专家,建立了检测半导体的杂质100级洁净室,但却在每一步都遭遇了障碍,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在港口滞留了几个月,还被征收了高额进口关税,支付了巨额滞期费……”一家印度媒体在报道中这样写到。
这也让英特尔最终放弃了在印度建晶圆厂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,印度政府在发布半导体制造政策方面有些迟缓,错过了下一批产能的时间窗口,这就是全部事实。“时任英特尔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煮熟的鸭子还能让它飞走,印度这番操作放到今天来看也是极为炸裂的,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倒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,因为英特尔把印度建厂的预算最后留到了中国,而国内也迅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措施,英特尔最终投资了25亿美元,在大连建立了它在亚洲的第一个晶圆厂。
而印度呢,行业内最大的大佬都被刁难了一通,哪还有半导体厂商敢继续建晶圆厂呢?AMD、德州仪器、海力士……一众企业纷纷取消了既有的投资,让印度的激励政策变成了一张废纸。
而印度自己却好像丝毫不在意,印度半导体协会主席还在2007年表示:“印度将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芯片设计、芯片制造和电子产品制造方面拥有强大模式的国家。”
10年前,印度最后尝试着挣扎了一次:2013年,印度取消了所有与半导体制造相关的零部件和机械进口关税;2014年,印度批准了两个投资集团在印度建设晶圆厂的提案,总投资约为100亿美元,政府也承诺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——高达总成本25%的无息贷款、税收减免和补贴。
第一个集团里,有印度本地从事建筑、电力和房地产业务的JP Associates、以色列半导体厂商TowerJazz,还有蓝色巨人IBM,第二个集团由一家名为HSMC(Hindust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)的公司牵头,还从欧洲的意法半导体和马来西亚半导体厂商Silterra处获取了芯片制造方面的技术。
结果当然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,2016 年,以JP Associates为首的集团退出了晶圆厂的项目,因为它在这个项目里欠了一子债,还表示晶圆厂在印度不具备商业可行性,HSMC呢一直拖着没提交证明投资承诺的意向书,在2019年直接被政府除名了。
估计印度政府也挺委屈,但它估计还没想明白,为什么半导体制造业就是发展不起来。
政府推出的激励政策、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雷火竞技、快速增长的电子产品需求……本来都是印度放在天平一侧的砝码,但当地极其恶劣的投资环境直接把天平给压倒了,谁投资谁倒霉成为了海外公司的共识。
这句网友的调侃并非空穴来风,无数外国公司倒在了印度,不全是因为打不开市场,而是辛辛苦苦投资了几亿几十亿后,政府再出手让你回到原点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拿汽车和智能手机来说吧,这两个同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远低于半导体,理论上落户当地不存在太大的阻碍,但印度依旧搞出了一堆能让大家瞠目结舌的幺蛾子。
1993年3月,印度政府废除了将汽车视为奢侈品的许可证制度,随后,福特、梅赛德斯-奔驰、通用汽车、标致、克莱斯勒、罗孚和大宇相继宣布,将于1995年底开始在印度本地生产乘用车。
其中最知名的就是美国的福特,1995年就投下2亿美元建造工厂,此后陆续投入二十多亿美元来增加产线,不断修改车型来适应印度市场的需求,结果市场占有率却从最巅峰的12%下降到3.6%,积压了300多万辆汽车,最终在2021年末宣布彻底退出印度市场。
它的同行也没好到哪里去,哈雷戴维森比福特早一年就退出了印度市场;通用2017年就宣布了停止在印度销售汽车,在印度经营26年损失了近30亿美元;大众曾预测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,现如今大众在印市场份额不足1%……
照理说亏完钱走人总行了吧,在印度也没那么简单,福特最后的遗产——位于萨南德的工厂以9150万美元的白菜价卖给了印度的塔塔集团,还要花20亿美元来完成员工遣散、债务偿还和清场费用等收尾,白白投了一大堆钱进去,连水花都没溅起来一个,就是对这些外资公司的最真实写照。
当然可以说福特不懂印度,玩不转印度的汽车市场,那在印度市场混到第一的公司又是什么下场呢?
小米在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,当时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还特意跑到印度为新市场站台,也诞生出了一个名梗“Are you OK”,在进入市场的第二年就响应印度政府,搞起了本土化生产,拉着富士康一起投资了35亿美元的产线。
要知道,在小米来印度之前,印度的本土厂商压根不生产手机,只做中国华强北的搬运工,把中国生产的手机换个标就拿到印度市场来卖,大部分印度人只能捏着鼻子用100元不到的电子垃圾。
而小米用了三四年时间,横扫印度市场,基本把形同于“假冒伪劣“的印度品牌赶出了手机市场,在2018年超越三星,登顶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,还带动了其他国产品牌一同涌入这个新兴市场,价廉物美成为了它们的代名词。
而印度是怎么回报小米的呢?不仅在2022年年初突然给小米加了5.58亿元人民币的关税,还用违规支付版权费的罪名冻结了小米在印账户中的48.06亿元人民币,甚至还要突袭小米在印度的办公室,扣押了小米在印度的高管。
这一番折腾下来可谓是让小米元气大伤,直接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市场第一跌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第三,份额同比下降 44%,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。
福特和小米并不是什么特殊孤例,纬创、三星、亚马逊、浦项钢铁、上汽……几乎没有公司没吃过印度的亏,从2014年至2021年,印度国内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公司或办事处,占到印度1.2万家外企的六分之一。
你以为印度会反思这六分之一的外资会流失?错了,他们只会觉得还有六分之五的外资可以收割,还能从它们身上榨出更多的油来。
为什么印度的IT互联网能发展那么快,原因就是因为这类产业是轻资产,没办法像其他产业一样雁过拔毛,而重资产的制造业,一旦把钱投了进去,就已经由不得企业自己做主了。
更何况半导体的大型晶圆厂投资起步就是十亿美元,周期动辄五至十年,在印度这种看得到今天看不到明天的环境中,又能讨得什么样的好处呢?
为了吸引半导体制造商赴印度投资设厂,2021年,印度又一次重启了自己的投资激励计划,公布了一项约100亿美元扶持政策,最高可提供项目成本50%的奖励。
这项“百亿补贴”计划其实和2014年那会如出一辙,当时申请的企业有三家,比七年前多了一家,分别是高塔半导体主导的ISMC,鸿海和Vedanta的合资企业,以及新加坡科技公司IGSS。
这回三家公司都学聪明了,不见兔子不撒鹰,于是乎我们又得以见证一幕奇景:英特尔收购高塔半导体后,就宣布ISMC的印度投资计划无限期搁置;鸿海和Vedanta始终没拉来意法做技术外援,再加上建厂补贴仅为15-25%,最后鸿海直接拍走人;IGSS挺低调,最后轻描淡写地表示要重新提交补贴申请。
大家心里都门清,印度这“百亿补贴”叫得好听,实际上只是一个饵,谁咬钩谁倒霉,除非印度政府先给钱,否则建厂的事能拖就拖,全球那么多去处,不差印度一个。
而印度政府也真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当初全球半导体紧缺时表现得有多热切,这会半导体下行周期里就有多冷淡,这样也导致了快三年过去了,却几乎没有半导体大厂在印度下注。
唯一的例外是美光,今年6月28日,它和印度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,将在古吉拉特邦兴建一座DRAM和NAND产品的封测厂,预计将于 2024 年开始营运,总投资额约为27.5亿美元,而印度政府补贴占比高达70%。拿三成的钱就能盖好一座大型封测厂,美光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。
但仔细一想,印度本身没有晶圆厂,得从山高水远的其他地方运输晶圆,印度缺乏有封测经验的劳动力,需要从头开始培训一批员工,印度消费电子市场有限,回头还要再次出口大部分芯片,如此大费周章,再加上印度政府时不时整出的幺蛾子,能否给美光创造盈利,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。
半导体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,需要充沛且廉价的劳动力,正是出于这个原因,上世纪美国半导体企业才会在东亚和东南亚遍地开办工厂,成为了全球化当中最具代表力和影响力的案例之一,而印度却彻底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。
进入新世纪后,半导体产业再一次出现了产业转移,从新加坡、日本、韩国、中国台湾等地扩散至更多发展中国家,像国内不少外资半导体工厂,就是在这一段时间迁入而后落地生根的,而印度又一次没赶上趟,甚至拱手让出了送上门的机会。
而印度自主发展的半导体产业,更是一根弱不禁风的豆芽菜,靠政府掏钱买进来的技术勉强在初期维持了一下颜面,实际上却没有可以供它生长的土壤,产品完全不具备竞争力,更没有一个关于它的长期发展规划,没有任何机会能像台湾工研院那样孵化出联电和台积电,只能沦为日后印度吹牛的材料。
如今印度发展半导体,言必及芯片设计和软件人才,充裕的消费市场,以及大量的廉价劳动力,只口不提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二十余年的空白,印度高官随便说两句不切实际的展望,媒体和民众就如获至宝,开始相信自己国家能够跻身半导体生产第一梯队。
实际上呢半导体,能在十年内完成初步的产业链布局都没那么容易,稍有不慎,就会让政府和外企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,一个意外,就会让美光从印度的一缕光变成一缕白烟,谁敢打着包票说它不会重蹈其他外资工厂的覆辙呢?
Copyright © 2018-2024 雷火竞技·(中国)app官网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:鲁ICP备17052226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