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2022年了,「BJT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」的观点,还在流行。不仅掩盖了三极管有趣的灵魂,还遮蔽了半导体中磅礴的力量。
这个式子强烈地暗示:发射极电流Ie,随基极电流Ib的变化而变化、并决定于Ib。
由暗示变为明示:发射极电流Ie由基极电流Ib控制;一个小电流控制着一个大电流,还自带些许四两拨千斤的磅礴气势。
一个小电流,具体是如何控制一个大电流的,若是深入的想一想,总有不对劲的感觉。
运放的内部,珍藏着4个特别的三极管,它们的基极电流,控制不了发射极电流,反而被发射极电流控制,即不是以小控大,而是以大控小。
确实有。见图2,这是一个经典的运放的输入级电路。其中,三极管Q1与Q2的发射极电流,都被恒流源牢牢锁定,保持着3μA的电流不变;然后,基极电流也被锁定,为3μA /(9+1)=300nA ,(取放大倍数为9)。以此类推,三极管Q3与Q4的基极电流,也被锁定,为300nA/(9+1)=30nA。
即,逻辑关系为:恒流源锁定发射极电流,发射极电流锁定基极电流。(详细的论证,见参考2)
常见的小电流控制大电流,只是表象;运放中的特例,大电流控制小电流,也是表象。BJT三极管,不是一个流控器件,而是一个电压控制器件。
这样的比例式可以体现出:Ib与Ie的大小恰好有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;但是,Ib与Ie的关系,是平等的,不是因果的,更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。
计算的先与后,并不代表的就是前因与后果。已知β时,电流Ib与Ie,求出其中一个电流,另一个电流也就出来了。通常Ib是最容易计算的,Ib=(VBB-0.7V)/Rb,然后Ie=(β+1)Ib;然而,不能由此而认为Ib控制着Ie。运放内的特例,图2中的Q1与Q2,Ib是不能直接计算出来,Ie反而是能直接得到的,就是恒流源电流的一半左右,然后Ib=Ie/(β+1);然而,也不能由此而认为Ie控制着Ib。哪个电流先计算出来,并不代表这个电流就有控制权,真正有控制权的是电压。计算可以怎么方便怎么来,但是,原理是客观的、唯一的,是不能随便的。
是电压Vbe同时控制Ie与Ib,即1个电压控制着2个电流。先是Vbe削弱了发射结的内建电场,然后扩散强于漂移,发射区多子电子扩散进入基区形成Ie,同时,基区多子空穴扩散进入发射区形成Ib。先与后,因与果,非常清晰,无法颠倒。Vbe通过控制发射结的内建电场,同时控制Ie与Ib,这两个电流是平级关系,谁也控制不了谁。
犹如水库中,1个宽水闸同时控制2个排水口,一个窄的、一个宽的,宽度比是10:1。只要测量窄口的水流量,乘以10就是宽口的水流量。
路过的人,一看就明白,是水闸的抬起高度,同时控制着两个口的水流量;如果有人说,是窄口的控制着宽口的,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笑的。
电流自身是没有什么控制力的半导体设备,需要依靠产生的磁场来控制。1820年,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附近的磁针转动了,这就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。
电流通过磁场控制了磁针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电流产生的磁场太小,那就铜线绕成一个圈,圈里面的磁场就大了许多倍;还是不够大,那就来100圈(深受资源回收者喜爱),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电动机,更准确些应称之为「电流驱动机」。电流驱动了电动剃须刀、电风扇半导体、电动自行车、电动汽车、电动火车(动车)。这些都是宏观的,微观的呢雷火竞技。
微观上,磁场对载流子的作用力是洛伦茨力,是个花架子、称为「花里胡哨力」更为合适。这个力是垂直于载流子的运动方向的,只能改变运动方向,也就是只能转圈圈,不能定向运动;而且每个载流子都是无规则的运动,方向各异,在磁场里只能各转各的圈圈,无法整体向一个方向运动,也就不能形成电流。电荷的定向运动才是电流。
所以,电流无法有效控制载流子,不能形成新的电流,这是物理客观规律决定的。
电压的武器是电场。在电场中,载流子受电场力,其方向与电场方向在同一条线上;载流子们被电场所牵引,整体呈定向运动效果,电流随之产生。这就是电压控制下,载流子形成电流的物理基础。
门槛值很重要,关系着器件的通与断。然而,一个更重要的点容易被忽视,全都是门槛电压,没有一个是门槛电流。这就不是暗示,而是明示了,这些器件都是由电压控制、由电压主导的。
常见的控制电压都在5V以内,很小,不到家用220V电压的零头。容易让人产生错觉:电压对半导体的控制是一个弱弱的控制。而事实恰恰相反,半导体中的电压控制是极强的。
例如,MOS管中,栅压典型值2V,落在合计只有约1微米的绝缘氧化层和衬底耗尽层上,平均电场强度约为2000 000V/m,极大,能把漏源中的载流子吸引出来、并压缩成近似二维的致密反型薄膜。
半导体,是把力量用在刀刃上的高手,数伏的电压可以产生数十万、数百万伏每米的电场,可以称之为「微观杠杆」效应;在如此巨大的电场强度的碾压下,载流子被呼来喝去、毫无脾气,还得来似极风、去如闪电。半导体中,电压拥有绝对的控制权。
进一步。半导体的工艺制程雷火竞技,从微米级缩小到2022年的纳米级,并将继续减小;那么相同的电压,将会落在更小的微尺度上,产生更大的电场强度,即电压控制的霸主地位只会越来越强。
洛仑磁力的彻底「务虚」特性,注定了电流控制,在半导体中毫无立足之地。没有任何一个基本半导体器件,是由电流控制的,过去没有、现在没有、将来也不会有。
谁来主宰半导体,其实在半导体器件被发明之前,就已经决定了,决定于亿万年之前,决定于电流、电压、磁场、电场的特性。
这些永恒的物理客观规律,与宇宙同生,亿万年之前,就开始了静静地等待,等待着一个文明的诞生,等待着一个固体半导体器件的出现。
Copyright © 2018-2024 雷火竞技·(中国)app官网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:鲁ICP备17052226号-6